Hangzhou, CN
鸢尾花艺术博物馆位于苏州金鸡湖风景秀丽的李公堤地区。这是一个专注于儿童艺术教育和展览的改造项目,建筑、室内和陈设均由零壹城市设计。李公地位于苏州CBD核心区。独特的区位、历史的沉淀和多元文化的“灵魂输入”,让李公地成为苏州最繁华的商圈之一。如何结合现有建筑的空间结构,对立面和室内空间进行合理化和重组,赋予建筑新的生命,为匆忙的城市人们创造一次与艺术的奇妙邂逅,成为了项目自始至终面临的最大挑战。设计的开始,也是零壹城市对城市更新的进一步探索。
以“减法”形成丰富层次,实现空间重组
路易斯·科恩说:“自然光赋予空间个性,赋予建筑生命。建筑的生命是由照射在其上的光创造的。基于此,除非赋予建筑生命,否则任何空间都是真实的。” 这就是设计师的思考开始的地方。纵观整个项目的设计,可以说“光”参与了空间的创造和重组。面对现在的建筑,设计师决定在保证原有建筑结构完整性的同时,适当缩小不同尺度的矩形体量,形成丰富的空间形态和层次,创造多尺度、多维度的光线引入空间,让光的可能性得以实现。光影和空间是无限的。
激活各个空间的阳光中庭
现有建筑为方形结构,建筑宽度和进深均过大。设计师扩大了原有的中庭,并围绕其布置了功能空间,顶部采用U型玻璃设计,保证充足的光线。跨越三层的楼梯成为博物馆流程的灵魂。它连接了所有的空间,也是博物馆内最令人惊叹的室内装置。
设计将建筑南侧一、二层的侧花园打通,为内部封闭的展厅与外部光线之间提供了空间流动界面。同时,立面大面积的半透明U型玻璃取代了实墙,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,使侧院空间成为室内外的缓冲和过渡,其中室外空间可以被感知和感知。
用灯光打造多元化的展厅空间
与传统美术馆不同,儿童艺术展示空间在环境、光线等方面相对更加宽松灵活,展示形式也更加多样。二层西侧的半高侧庭院让光线透过天窗照射进来,光影与纯白的墙面形成强烈的对比,仿佛在展览中放置了一个流动的“光块”大厅。时间的变化给光影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,打破了空间框架,为空间创造了深度。
室内光线很好地将公共空间向上延伸,光线溢出并与室内灯光相遇。丰富的光线层次为空间增添了几分活力和气息。该设计使用两种简单但对比鲜明的材料,普通混凝土和白色油漆,在展览和公共交通空间之间创建视觉边界。
建筑立面改造作为室内空间的表现
立面改造以相应的室内空间功能为契机,通过不同形式和尺度的窗洞,避免直射光进入展厅空间,将光线自然过渡到室内,平衡室内光的强弱关系。光影,满足不同功能空间对光的需求,让光与空间不断交织变化。
建筑立面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石材,形成界面构图感,加强了立面与室内功能空间的对应关系。不同尺度和形式的窗户在立面上形成了独特的韵律,玻璃和石头的结合形成了现实与虚构的强烈对比。大面积的半透明U型玻璃贯穿室内外空间。
Status: Built
Location: Suzhou, CN